
NBA球队天价交易潮,真的是稳赚不赔吗
新闻动态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04:03 点击次数:123
扶好你们的小心脏,准备好你们的钱袋子——没错,NBA居然成了金融市场的新“风口猪”! 一支篮球队的市值能有多少?不是开玩笑,最贵的湖人队刚刚卖出个天价,居然高达100亿美元!你没看错,10个小目标,堪比很多国家一年GDP的一半。而勇士队这边,随时可能一口气冲到120亿。都说“买房不如买股,买股不如买队”,NBA老板们这波“高处套现”,可谓是“韭菜地里拔萝卜,一拔一个准”。,这些球队市值为啥飞天?老百姓又能从中看出点啥门道?咱们见多识广的吃瓜群众,今天就跟着小编扒一扒NBA这盘大棋!
先别着急给湖人鼓掌,大佬的玩法可不是普通人能懂的执掌球队46年的巴斯家族,前脚才刚以100亿美元把大部分股权甩给新老板马克-沃尔特,后脚还给自己留下15%的股份,“荣誉主席”继续当着,名利双收,堪称教科书级别的“既割韭菜又占果园”。对比一下,同样是豪门,凯尔特人也是本赛季末“华丽高抛”——格罗斯贝克家族以61亿美元成功套现。要知道,人家2002年才花3.6亿买的,如今拍拍屁股,23年净赚17倍。这“炒球队”的利润,完全碾压隔壁地产和A股!据说勇士队如今身价已摸到94亿高位,如果真要卖,估值轻松飙破120亿——同样是买球队,你看湖人老板赚了汗流浃背,勇士的老板恐怕连夜偷乐。你这NBA是比楼市还卷,简直让人“服了”!
事情总不能光看表面——NBA球队身价蹭蹭往上飙,背后当然有大原因这波11年760亿美元的电视转播巨额大合同才要生效,也就是未来大家看球得“花大价钱”;于是资本蜂拥而至,球队老板们也纷纷争当“股神”。湖人地处洛杉矶,凯尔特人坐拥波士顿老牌市场,各种历史、文化、资源都在加持市值。可不是每支队都能这么牛。看看独行侠,库班老板2000年2.8亿买入,2023年卖出35亿美元,三十倍的收益飘飘欲仙,新老板刚接盘不久就作妖,送走东契奇却换来“状元签”——这操作要是搁A股,估计早被股民喷成“败家子”。太阳队更是一团乱麻,伊士比亚40亿美元买下后连年炒作,啥杜兰特、比尔三巨头悉数登场,结果连季后赛都摸不着门。可见,钱多了球队也未必好使,得有文化、地理和明星加持。老百姓怎么看?有球迷调侃“我们还在为618凑满减,老板们已经在动辄百亿美元里割韭菜,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!”
表面上一堆老板们“高位下车”,都是“稳赚不赔的生意”。坊间甚至有段子“炒股不如炒房,炒房不如炒队。”但别以为天下只有老板们赚得盆满钵满,看似花无百日红,水面下涌动的危机可不少!这高价接盘的新老板,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。凯尔特人大老板刚进门,主力塔图姆季后赛就报销,球队战绩直线下滑,新老板疯狂“甩卖”球员解决薪资空间。太阳队就更魔幻了,被高价买入后,不到两年球队就四分五裂、巨头外流,成绩江河日下。独行侠卖掉东契奇,直接断送未来几年核心竞争力。勇士虽然市值高,但库里再过两年一退役,球队价值大概率“见光死”。这些新买家真有把球队“越做越大”的本事?还是最后没落得个“高位站岗,哭晕在厕所”的命?试问花几百亿买支球队,你能坐稳钓鱼台?到头来,也许被割的不是别人才叫真的惨……
别着急,故事可还没完。很多人以为NBA球队老板“只赚不赔”——看似稳赚的生意里,变数大着呢。这些高价买家的算盘,和老百姓买房买股票有一拼都觉得“历史传承+大都市+明星光环”,“早买早享受,晚买哭成狗”。但NBA是个极其依赖明星流量和大环境的市场。以勇士为例——如今市值94亿,主要靠库里近十年带队疯狂吸金,顺带球队还新建了自家球馆,自己“印钞”能力更强;而湖人和凯尔特人不是自家地皮,都还得掏租金,吹牛也得有点底气。但能保证下一个10年还有“库里”吗? 投资的“接盘侠”其实得赌未来库里2年内退役,球迷没了精神支柱,新媒体转播红得快凉得也快,届时勇士估值还能撑住?再看看太阳和独行侠,被新主无脑操作后乱成一锅粥,“买贵队、裁巨星、炒概念”,玩的不就是互联网地产这套?而凯尔特人新东家为省钱卖掉半支主力,这“解体式操作”,恐怕比山东烧烤摊撤摊还快,难怪有老球迷感慨“再光鲜的生意,只要没有冠军和文化当护身符,分分钟就会血本无归!”
大风浪过后,NBA这些换手潮看起来风平浪静,其实暗潮涌动——新老板们表面上觉得自己“捡到宝”,名气地段双保险,没准还能“年年分红”。但隐患一个接着一个新一轮转播大合同虽说天价,但平台内容碎片化已经成了趋势,未来“球迷为王”的逻辑还保不保得住,可不好说。对标过去几年影视、文娱行业没人不觉得挣钱,现在能赚钱的没几家。再就是,每一轮巨星更替,直接影响一支球队收入。就像前几年的火箭,“姚麦时代”人红队也红,一旦巨星走了,票价、周边、转播、赞助立马滑坡。这种高度依赖偶像经济、市中心地段和超级资本的生意,真的能长盛不衰?更可怕的是,球员转会乱象、薪资顶薪暴涨,以及联盟整体泡沫化,某种意义上已经隐隐透支了NBA的未来续航力。换句话现在的疯狂溢价,是不是十年后新老板们的“豪赌”呢?搞不好就是接了一地的鸡毛,连厕所的位置都不好找。
“NBA炒队”这事儿,说赚钱真能赚钱,说玄乎也真够玄乎。看到湖人、凯尔特人、勇士这些队一支比一支贵,老板们个个笑得比火锅底料还红,咱也只能感慨“贫穷限制了想象力”。用几十亿美元买支球队的,真不见得都是人精,多半也是因为有钱闲得慌、赌一把未来的大佬罢了。你说如今球星年薪动辄四五千万,未来电视台转播合同再大,球迷真愿意年年买单?如今说NBA队市值只涨不跌,那咋不去学学“温氏股份”?哪有只涨不跌的买卖?反正我是信了你们的邪。
各位看官你觉得呢?NBA球队真的能年年飞涨、稳赚不赔当“理财产品”?还是高价入场最后也得一地鸡毛,真正挣钱还是早期那波大佬?你更支持“天价市值合理”还是“根本就是击鼓传花”?来,评论区走一波,说说你站谁——炒球队,真有这么容易么?